第(2/3)页 徐缙见江东表态支持程文德,心里自然是很称意的,虽然他已经能猜到江东是支持程文德出任左都御史的,以至于,徐缙还不由得看了夏言一眼,嘴角的胡须抖动了一下,得意之色尽显。 “这个江东,好一个举贤不避亲!” 夏言心里暗骂了一句,他倒是没想到江东会如此不避讳举荐自己亲家。 朱厚照看得出来,这次代表商人阶级的清流领袖徐缙在左都御史一官位的角逐上,胜出的概率很大。 当然,这只是在自己这个皇帝没有干预之前。 现在,自己这个皇帝干预了,自然结果不一样。 朱厚照虽然知道皇帝应该搞平衡,不能让一家独大,但他也不愿意清流过大到影响朝廷大政方针的地步。 所以,朱厚照在知道新补阁臣严嵩与夏言联盟后,也不愿意让清流官员去担任左都御史,进而使得徐缙等人有资格和夏言的势力抗衡,甚至压制夏言。 但是,朱厚照也知道不能让夏言势力过大,如果都察院也唯内阁之命是从的话,也会影响自己的皇权。 所以,朱厚照更希望有第三方势力介入,让王朝的政治格局更加平衡,毕竟三角稳定性更强嘛。 “英国公,考虑好了没有?”朱厚照问道。 皇帝朱厚照的提示,让英国公张溶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,于是,张溶回道:“回陛下,臣荐举原都督同知副总兵现警部尚书杨璘任左都御史!” “杨璘虽为武臣子弟,但乃京师大学高材生,且曾执掌近卫军军法处达六载,为人刚正,不畏强权,曾敢弹劾总督史褒善不法事,也正因此,屡屡不被文臣所容,致使升迁无门,臣请陛下予以重用!” 朱厚照知道杨璘因为作战导致伤残后转任文职,但也一直未升迁过,如今见张溶提起,便点了点头:“杨璘的确是很适合的,众卿以为如何?” 此时,夏言与徐缙、江东三人都是大脑一片空白,都没想到张溶会推荐武将出身的杨璘充任左都御史。 最为惊骇和失望的当属徐缙,他是真没想到英国公张溶会推出一个武将来。 让一个武将担任左都御史,这不是让武将管文臣吗,如此下去,御史言官如何能照拂文臣! 徐缙心里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。 不过,张溶却是极为愿意这样的。 他本来还不敢推举自己武臣勋贵系统的官员出掌都察院,毕竟他也知道,左都御史这个官职一直被视作文官才能担任的职位。 但是张溶在得到皇帝陛下朱厚照提示,听朱厚照说不必拘泥于文武和向自己使眼色时,他便开始意动起来,虽然他也的确被二皇子打过招呼还被二皇子暗示自己不要又投弃权。 但是,张溶想到与其讨好二皇子不如讨好皇上,何况讨好皇上还能得到实惠,实现由武臣出任文官高级职位的先例,这样将来武臣勋贵出将入相的希望也是有的,也会进一步改变武官被文臣一直压着的局面。 至于二皇子,在皇帝和自己的利益面前,也自然算不得什么了。 英国公张溶的这个决定注定了他得罪了二皇子,但也的确是迎合了朱厚照,也开始了为自己武官集团争取利益的步伐。 朱厚照不由得笑了,英国公张溶没有选择成为自己皇子的走狗,而是依旧选择忠诚于自己,这自然让他高兴。 夏言在想了一会儿了后,也先站了出来: “陛下和英国公看重杨璘,臣想了想,也觉得杨璘比吴山更为合适,且臣也向陛下请罪,起先推举吴山时,臣是存有私心的,因为吴山乃臣同乡,虽说举贤不避亲,但左都御史一职最看重的就是公正,所以为维护朝廷纲纪,臣认为推举杨璘更合适!吴山乃臣之同乡,即便举荐,也不该由臣举荐!” 夏言这么说,看似给自己请罪,实则是在向皇帝表明自己公正,同时也在暗讽江东。 江东的确不由得脸红了下来,也不由得拱手道:“既然如此,臣亦请罪,不该举荐程文德,程文德乃臣姻亲,臣弃权!” “很好,很好!”朱厚照大笑了起来:“众爱卿能明察己过,知耻而后勇,可谓是大明好风气,当然,举贤不避亲,你们也没有错,现在还是议左都御史人选一事,既然元辅改推杨璘,那便是三票,既然如此,拟旨,着警部尚书杨璘为左都御史,掌都察院事。” “谨遵圣谕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