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 论战第二轮,死刑法庭-《嘴炮流天师》
第(2/3)页
看到这个话题出现,沈清明下意识的选择了让题。公孙看到他的举动也没好奇,仿佛情理之中一样,没有和他对争。
双方分庭抗礼,相对而立。沈清明先手选择了应当废死,公孙长则选择了反对废死。近些年欧陆各国相继废除死刑,就连监狱的生活水平都提升到比必安事务所宜居的水平上面,支持废死方在现实方面是有鲜活实例作为论点的。
说到这里,他不由得回忆了一下必安事务所的卫生情况.....他可以拍着胸脯说绝对没有冤枉必安事务所。
“喂喂喂,别发呆了,快点开始吧。”公孙催促他。
沈清明决定先试探一下公孙对于这个话题的熟练程度,发起试探性的攻击:“人权天赋,生命权则是人权之中最至关重要的一点,无论是以什么理由剥夺生命的权利,都是不可以接受的。”
“过去怎么不谈仁义道德?几千年以来都没有听说过废死的需求吧?”公孙随口回答,“难道你觉得华夏千年没有仁义道德?你居心何在?”
沈清明漫不经心的说:“死刑的起源是因为战场的环境与过去人们对生命的轻视,并没有必不可少的价值。其持续多年是因为不重视生命与杀人偿命的想法根生蒂固,才因此让步给了国情。”
公孙反击:“国情?什么国情你一定要说明白了。何况死刑是各国宪法所规定的东西,又没有违法,你在上一站也说过法律维持最低限度的道德,正是有了死刑这等严刑峻法才能够维护道德的尊严啊。”
沈清明思考了一下,发现公孙的攻击没有什么好反击的地方,于是说:“没有违法不假,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法律支持死刑,法律的本质同样还有希望他人可以改过自新的一面。而死刑正好断绝了人可以改变的那一面。让原本的错误永远不可以改正了。”
“死囚有改过自新的机会?怎么不给那些无辜遇难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?”公孙的气势陡然提升,开始犀利的进攻,“对凶手的仁慈,就是对受害者的残忍!凶手怎么改正自己的错误?能让死者再次复活吗?如果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,那么就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相应的代价——也就是死。”
沈清明双眼一眯,他果然用了这个理论来进攻,他正好顺势接下:“但是你忽视了一点,伸张的正义之下也有污点,光鲜亮丽的胜利背后也隐藏着盲目的可能性。无论是何等先进的法庭法律都难免有误判的可能性,因为一切法律都不是完美的。一旦误判了死刑,那么无辜受死者的冤屈就永远改正不了了。”
公孙冷冷地说:“空口无凭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