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…………” 不带这么玩得,哪有这么干的,说到一半又不说了,这不是吊人家的胃口吗? 二叔常荣这边,被勾起了极大兴趣,和珅此时此刻却是闭口不言,一言不发。 碍于他长辈的身份,常荣又不好意思盘根问底,搞得他现在好是郁闷。 “………” 和珅这边,可不管那么多,卖完了关子,转身就走。 时光匆匆,转眼就到了河北及京城地区,举子们考试的日子。 和珅早就做好准备,来到了河北地区的考场。 就跟现代的高考一般,朝廷对于乡试异常的重视,甚至远超现… 毕竟,高考.考过了,也就是多了一个大学生,但是,考过了乡试,那可就多了一个官… “…………” 清朝时期,各省的乡试考场,叫作贡院。 贡院里面,不是常人所想象的一个个座位,而是成千上万个房间,每一个都是单间。 由此可知,科举考试到乡试之后,其竞争的激烈程度。 虽然说,考生们的房间都是单间,但是,那地方,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。 这种考生考试的单间,被叫做号房,很小,长五尺,宽四尺,高八尺,按照现在的数字换算,也就一点八平方米。 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都是男性,身高一般都很高,躺下不能伸直身子,只能蜷缩着,放些东西之后,可用的空间,就更加的小了。 而且,参加科举的考生进去前,要先搜身,只能带着文房四宝,还有几根蜡烛,其他的东西,发现后一律没收。 进去之后,号房立马关闭上锁,考生就在里面答题,晚上在里面睡觉,要多难受,就有多难受。 这边,和珅随着大流进入了贡院。 让和珅意外的是,乡试的考试考生之中,他见得最多的是中年人,甚至还有头发花白爷爷辈的考生。 书这种东西,果然是学到老,考到老啊… 六十多岁了,牙齿都掉光了的糟老头子,还要考试,只需一眼就看出了这帮人,都是读书读傻了的典型,这么大年纪了还考试… 以古代平均寿命,不超过五十岁来算的话,六十多岁的人,已经离棺材只差一脚了… 和珅这边,对着周围维持秩序的小吏,点了点头,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稍稍打点了一下,送了一些银钱,便直接进了自己的考位。 坐于号房的櫈子上,和珅静静的等候着,考试正式开始。 很快,小吏便将考卷一一分发到位。 而到了和珅这边,先前得到银钱打点的小吏,偷偷的跟和珅说一些此次主考官心里面的禁忌。 这在某种程度,也属于是泄露考题的一种… 因为,在古代,科举卷子,都是由主考官定的好坏。 和珅闻言,脸上露出了丝丝笑意,这一切都在不言中。 谁说小人物就没有作用了,小人物的作用可大了… 和珅这边,仔细一看,笑得更加开心,这些考试内容,自己曾经都做过,可以说的上是烂熟于心。 放下心头思绪,和珅气定神闲,不慌不忙,磨墨取笔,一篇篇锦绣文章,在空白的纸上出现。 科举考试有时间规定,八股文的文解,很考验考生的记忆,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,当然了,还有政.治倾向… 以和珅的恐怖记忆力和扎实基本功,还有小吏先前的提醒,外加钮祜禄的姓氏,过关只是十分简单之事。 第(3/3)页